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肱骨干骨折
编号:13646808
50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12
     摘要:目的 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5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固定架治疗,并分析与探讨患者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固定架治疗后,30例患者为优,16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基本可以,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随后对患者实施6~1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所有患者治愈。结论 研究表明,肱骨干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架具有固定性可靠、手术损伤性小等优势,早期治疗就能够活动患者肩肘关节,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具有较高治愈率,且很少引发临床并发症,适宜于治疗各类肱骨干骨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架;治疗效果

    肱骨干骨折是一种相对比较普遍的临床骨折损伤,根据患者年龄分析,青壮年肱骨干骨折较为多见,而且很容易发生在患者中部,下部居于其次,很少在患者上部发生,全身骨折中,上部骨折所占比例仅为5%,其中很容易出现骨折骨不连的是下1/3处,而且该处骨折很容易出现合并桡神经损伤,通常中下1/3骨折移位与患者暴力方向、肢体重力以及肌肉收缩等相关。治疗目的是对患者骨折处加以固定,保证骨折复位,这样患者早期加强锻炼即可痊愈[1]。由此就能够有效避免桡神经损伤与骨不连发生情况,此为治疗肱骨骨折的共同目标。本研究选取5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固定架治疗,对患者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有3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36.2±1.5)岁,患者骨折原因:29例患者为交通事故受伤,11例患者为摔伤,5例患者为机器受伤,5例患者为重物砸伤;患者骨折部位:27例患者为左侧骨折,23例患者为右侧骨折;上段骨折7例,中段骨折31例,下段骨折12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0例,闭合性骨折20例;螺旋型骨折17例,斜型骨折11例;16例患者为粉碎型骨折,6例患者为横断型骨折。患者骨折处移位均比较明显。此外,还有22例患者合并有其它部位骨折,患者伤后1~28d为手术时间,术前,有6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麻痹症状。

    1.2方法 患者入院6~8h内,对其进行急诊清创治疗,切开复位,再实施外固定架固定法治疗。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对于存在合并其它部位骨折患者,需要根据患者骨折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固定。铺巾,常规消毒,在C-臂透视下仔细观察,快速复位患者骨折处,骨折处复位后,由临床医护人员维持患者体位,垂直肱骨外侧轴线,将2枚5mm直径的固定螺钉置入患者骨折远端尺骨鹰嘴窝上方大约1cm处,将2枚直径为6mm的外固定架固定螺钉置入患者骨折近端,连接外固定支架,在确保患者骨干长度与90°肘关节曲度的基础上,固定紧锁钉[2]。若患者骨折分离,利用固定架本身加压功能对骨折间隙予以消除。而对粉碎性骨折,则要对其实施功能性对位。

    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患者因肢体反复拉旋转所引发的医源性损伤。采用以上措施治疗后,术后次日,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肩部及肘部功能等适量活动,避免患者关节出现僵硬或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要定位检查固定螺丝,避免定位螺丝发生松动的情况,要用酒精对针孔部位进行2次/d的消毒,如果骨折患者出现肿胀的情况,一定要用脱水药物消肿。

    术后21~28d后,如果通过X线检查患者极少或者没有骨痂,需要调紧1次/w固定螺丝,每次加紧大约1mm[3]。

    1.3肱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评定标准,见表1。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固定架治疗后,30例患者为优,16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基本可以,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随后对患者实施6~1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所有患者治愈。

    3 讨论

    微创作为一种新型医学理念,重点强调对微刨外科技术的应用与保护骨折靖局部血运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或者降低治疗破坏患者体内生物环境的概率。作为微创技术的一个分支,骨外固定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4]。本研究中,对所有肱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对患者远离骨折靖处穿针,无需切开患者软组织与剥离骨膜,这样不仅不会对骨折周边受损软组织与骨折处局部血运形成干扰,符合生物学固定及外科微创要求,而且可采用多平面三维固定。骨折早期治疗中,对患者骨折端进行均匀加压,使其紧密接触,以此提升固定骨折处稳定性,有利于长入新生血管。在出现骨痂或者骨折线模糊的情况下,还能够放松延长锁纽,保证支架动力化的实现,确保患者骨处于功能状态,有利于骨痂塑形、生长及模造等,加速患者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局部生物力学环境相对较为稳定,骨组织对应力刺激适应性相对较好,而且骨折愈合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骨组织力学环境有关,骨组织各愈合阶段都存在与之相应的应力状态。相关研究结果显示[5],骨折端应力的恰当性对患者骨痂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患者骨组织愈合具有加速作用,成骨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感受应力,也就是说,对骨折愈合中生物学反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骨折端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如果界面不稳定,就算有生物力学反应,也会导致骨折力学性不愈合。

    一般肱骨干骨折患者都有过外伤史,患者患肢存在功能性障碍、疼痛等。对患者患肢进行X线片检查,能够明确患者骨头错位情况与骨折部位,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有多种。尽管传统治疗方法能够实现骨折愈合,然而,这些治疗 方法往往会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且具有较多并发症,固定期间也不便于护理[6]。而采用外固定架对肱骨干骨折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具体表现在:①检查过程中,仅仅暴露骨折断端,如果扩大范围,则会暴露桡神经,这样就可以降低软组织损伤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②骨折断端暴露后,不必剥离连接骨折处软组织,只需2枚螺旋钉简单固定骨折处即可,通常该方法较多应用于斜性骨折与螺旋形骨折中,而粉碎性骨折则无需固定螺旋钉;③简单固定骨折处后,如果患者骨折长度超出10cm,则要将2枚shanz针置入骨折两端受伤骨骼处,通过双管外固定架加以固定[7]。当前,对肱骨干骨折实施外固定治疗,治疗效果良好,通过先进的C-臂透视仪器对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是其判断精准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粉碎性骨折只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性复位,同时还要确保有效连接粉碎片,防止患者肢体发生旋转,骨折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http://www.100md.com(黄大治 王炯 吴永光 等)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肱骨干骨折